2020-07-08
中国医院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皮肤科 苑辰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一些与汗液、皮肤油脂、湿热天气相关的各种皮肤小问题将陆续出现。疫情期间的洗澡也是一门学问,洗澡洗不对,皮肤问题找上门。希望大家都能如爱护自己的脸一样爱护自己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为我们抵御外界危险的第一道屏障添砖加瓦。
疫情期间是否需要增加洗澡频率?
其实相对于暴露在外的面部及手部而言,我们躯体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的风险较低。但随着季节变化,我们穿的越来越少,在这种特殊时期是可以适当增加洗澡次数。对于日常外出的年轻朋友,可以适当增加洗澡频率,尽量不超过一天一次。
随着洗澡频率的增加,正确的洗澡和身体护理方式变得尤为重要,不然很容易出现身体皮肤干痒、脱屑甚至出现红疹子,我们称为乏脂性湿疹。
对于不存在皮肤问题的正常人群我们给出的相关建议包括:
1、增加洗澡频率的同时,缩短每次淋浴的时间。
2、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和碱性洗浴剂或肥皂洗浴,建议选择中性或弱酸性的沐浴液。
3、沐浴乳使用频率由自身出汗出油情况调整,如果未明显出汗,出油少,建议清水冲洗即可。无需每次洗澡时都使用。
4、沐浴乳建议着重使用在脂溢部位,如前胸、后背、腹股沟等部位,而对于四肢等皮脂本身较少的部位建议少用甚至不用沐浴乳,避免过度清洁引起皮肤干燥瘙痒。
5、避免使用搓澡巾等强力清洁工具。
6、养成使用身体乳的习惯,洗澡后在皮肤水分未完全干燥之前,及时在四肢等部位使用身体乳,有利于滋润皮肤,有效预防因干燥引发的皮肤问题。
出汗多,身上长出小花斑,是长癣了吗?
在春夏交替之际,气温不断转暖,有时我们增减衣物的速度赶不上气温的变化,经常会闷出一身汗,夏季更是容易动辄大汗淋漓。这时候与汗液相关的皮肤问题就悄悄地爬上我们的皮肤。
花斑糠疹(花斑癣),俗称“汗斑”,就是湿热天气里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表现为在前胸、背部、颈部等脂溢部位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或淡红色斑,可以没感觉也可以轻微瘙痒。汗斑实质上是马拉色菌的浅表感染的表现,这种感染的发生与湿热天气、多汗及局部油脂分泌旺盛有关。那我们要如何预防汗斑的发生呢?
1、穿宽松、吸汗、透气的衣服。
2、尽量保持皮肤干燥无汗,避免长期处于湿热环境,防止过度出汗,出汗后及时擦干或冲洗。
3、对于出汗多、油性皮肤的朋友可适当增加洗澡频率,勤换贴身衣物。
4、如果出现了汗斑,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抗真菌的药膏及药水进行治疗。
身上反复长痘怎么办?如何护理?
前胸后背是我们身上油脂分泌最旺盛的部位,尤其是青年人,那这些部位的毛囊在油脂、多汗及湿热环境下容易出现细菌感染,表现为身上长红色的痘痘或脓疱,常伴瘙痒或疼痛,我们称之为毛囊炎。
对于身上容易长毛囊炎的年轻朋友,我们给出以下护理建议:
1、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勤换贴身衣物。
2、尽量保持皮肤干燥无汗,避免长期处于湿热环境,出汗后及时擦干或冲洗。
3、对于油性皮肤的朋友可适当增加洗澡频率,每次在前胸后背使用沐浴乳进行清洗。
4、前胸后背避免使用油性的身体乳。
5、如果出现较多毛囊炎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进行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