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4
麻醉科临床医疗与安全体系建设
临床医疗工作
医疗质控小组
组长:邓晓明
协调人:王静雯秘书
临床安全监察:佟世义、孙玉蕾、张雁明、廖旭
制度建立和健全:徐文莉、刘孝文、金锦花、靳紫彬、王琳琳
急救物品和急救设备:刘建华、刘具会、温超、陈春梅
不良事件及特殊事件相关:隋静湖、王烨、周婧、陈柯宇、相贵华
麻醉病案质控:魏灵欣、夏伟鹏、徐瑾、安洁
教学培训:杨冬、唐耿志、王磊、郅娟、王玉慧、
临床医疗工作介绍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八大处整形医院)是全国最大的医疗整形和医疗美容治疗中心,每年收治大量烧伤和创伤后修复重建、颌面部轮廓和外形的整形美容以及各种先天畸形整形矫治手术患者。年手术量超过30000例,年麻醉量10000余例。由于整形外科手术的特殊性,各种先天性颌面畸形,烧伤后的瘢痕挛缩以及头面部外伤后的畸形均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门暴露困难和气管插管困难。特别是婴幼儿的困难气道的处理,具有患儿不能配合、病情变化快、操作时间短、呼吸道维持较为困难等特点,是临床麻醉的最大难点之一。多年来,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对困难气道的处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建立了从盲探插管、弹性探条、光棒、各种可视喉镜、可视硬镜和可视软镜引导插管到经普通喉罩以及经各种插管型喉罩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一系列数十种行之有效地方法,解决了大量临床难题,确保了整形外科手术患者的气道安全,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血源紧张和血缘性疾病的传播一直是困扰临床输血治疗的主要原因,本科室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控制手术出血,减少库血使用的临床研究。结合整形外科手术患者身体健康、择期手术的特点,常规开展了手术前预采自体血储备和控制性低血压技术,并将两种技术联合应用于整形外科手术,明显减少了手术中出血,大幅度降低了库血使用量,同时还保持了手术野的清晰,明显改善了手术条件,缩短了手术时间。
此外,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在婴幼儿吸入麻醉、小儿全凭静脉麻醉、颅颌面手术麻醉、局部麻醉复合镇静镇痛技术、显微外科手术麻醉处理以及整形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术后的呼吸道维持和呼吸道管理等领域也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建立一套适用于整形外科手术的麻醉方法,确保了手术和临床麻醉是安全。
多种困难气道处理技术
临床特色与核心技术
1、 困难气道评估与麻醉管理
2、 解决不同类型困难气管插管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
3、 经普通喉罩或插管型喉罩可视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
4、 贮存式自身输血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技术
5、 控制性低血压技术
6、 婴幼儿整形手术麻醉
7、 整形手术局部麻醉复合镇静镇痛技术
8、 小儿颅内外联合入路颅骨整形手术麻醉
9、 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和小儿全凭静脉麻醉
10、 麻醉恢复期气道管理
认真细致的麻醉管理
临床工作总结
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工作范畴包括:
(1)为手术室内各类整形修复重建以及美容外科手术提供临床麻醉;
(2)为麻醉恢复室患者提供术后管理;
(3)为手术后患者提供急性疼痛服务(APS);
(4)承担全院的急救和复苏任务;
(5)承担院外急救医疗队值班任务。
目前,整形外科医院西院区共有手术间30间,其中提供麻醉的手术间为17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床位8张。毗邻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社的整形外科医院东院区有手术间20间,包括10间麻醉手术间。
整形外科医院东院区
1、2016年全年共完成临床麻醉10021例,其中全身麻醉约占85 %,镇静镇痛麻醉15%。全身麻醉中小儿麻醉约占麻醉总量50%,3岁以下婴幼儿约11%。共完成500余例不同类型的困难气管插管,其中约50%是处理难度较大的小儿患者。此外,根据患者需求,为三百多例患者提供了急性疼痛服务(APS)服务,并联合护理团队,建立了规范化APS管理制度。
相对于手术间数量和科室人员而言,临床麻醉工作任务繁重,尤其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临床麻醉大幅增加,工作时间常常持续到半夜。为保证和强化临床安全,麻醉科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核心制度,特别是加强了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临床工作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忙碌的身影
整形外科医院作为专科医院,在科室配置上,没有设立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内科急诊室。长期以来,麻醉科一直承担着小儿头颅整形、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后等危重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管理工作;并承担着放射线科、外科病房等部门的院内急救工作。为各类整形外科手术的实施提供了围手术期的安全保障,为整形外科医院搭建起坚实的支撑平台。
PACU术后护理
PACU护理团队
医疗质控工作
为保证病人安全和麻醉质量,成立了由科主任、护士长和科室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组成的科内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质控小组),共同对科内临床安全麻醉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严格遵循三级医师负责制,临床麻醉安全管理责任到个人,由上级医师对临床麻醉工作进行监督指导,遇到问题逐级汇报。建立科室临床麻醉工作常规和规范化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由质控小组成员负责监督具体实施情况,做到对任何特殊情况均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定期组织麻醉相关知识业务培训和特殊病例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专业水平,对麻醉安全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年轻医师进行专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教育,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提升医疗道德责任感,在临床麻醉工作中保持对麻醉安全的警惕性。认真贯彻院内各项质量安全监督会议精神,确保临床麻醉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并严格执行麻醉科“医疗差错防范措施”。
严把医疗质控关
为增强大家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自2011年以来,将每年5月份定为急救复苏培训、考核月,科室安排专人以讲课形式带领全科成员复习心肺复苏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流程的知识要点,以及除颤仪使用的注意事项,组织安排具体操作培训,并进行CPR基础生命支持操作和除颤仪使用的模拟考试,将考试成绩纳入到绩效考核内。
CPR培训和模拟考试
教学与交流
牵手行动
积极参与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的“百家医院牵手行动”,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分别牵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和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麻醉科,并于2013年起邀请北京康复医院麻醉科主任以及其他医师不定期到我院麻醉科进行参观、交流。
继续教育与人才培养
自2010年以来,得到整形外科医院“优青计划”资助,麻醉科每年选派1名人员到美国交流学习。
2010年,杨冬副主任医师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医学中心交流学习。
魏灵欣医师在美国交流学习
2011年,魏灵欣副主任医师到美国宾夕发尼亚大学医学中心和宾大儿童医院交流学习。
孙玉蕾医师在美国交流学习
2012年,孙玉蕾副主任医师到美国耶鲁大学附属New Haven医院交流学习。
隋静湖医师在美国交流学习
2013年,隋静湖主治医师到美国波士顿麻省大学医学中心交流学习。
金锦花医师在美国交流学习
2014年,金锦花主治医师到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麻醉科实验室交流学习。
杨冬医师在美国交流学习
2014年,杨冬副主任医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美国匹兹堡儿童医院进修学习。
科室学术活动
整形医院麻醉科近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困难气道管理技术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通过近6000例不同程度困难插管病人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插管途径方面,建立了从喉镜直视盲探、光棒技术、可视喉镜、喉罩通气道到不同类型的纤维喉镜等一系列十余种解决各种困难气管插管的方式和方法,确保了整形外科手术的安全和顺利实施。先后在国内外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获得多项基金资助,其中《困难气管插管-非清醒技术》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参与了“困难气道管理专家共识”和“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制定。2012年12月4日成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
于布为教授颁发“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教师”证书
作为气道管理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气道管理培训,其中包括:
一、主办困难气道管理培训班
自2011年以来,每年主办一次“困难气管插管实用新技术培训班”,连续四年得到了整形外科医院领导的大力资助和同行专家的鼎立相助,并获得了参会学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为我们继续完善和提高气道管理培训质量积累了丰富经验。
参与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与北京费森公司合作的森林计划项目,与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同仁医院共同主办了两期的“森林计划-困难气道管理培训班”;与雅培公司合作,举办了四期困难气道新技术学习班。
二、困难气道管理带教培训
接受其他医院来我院进修人员,根据学员对不同气道管理工具的掌握需求,进修时间1个月至半年不等。所有进修人员均配有带教老师,在进修期间,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和实际的操作演练,均可熟练地掌握所学气道管理工具的使用。此外,本科室每年还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麻醉医师定期和不定期参观访问约数十人。采用进入手术室实际观摩各种困难气管插管的处理方式和实际操作,而后在模型上练习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并经带教老师的解说和答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学员受益良多。
三、与其他单位交流
2014年7月11日,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团一行10人到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通过现场观摩、授课和座谈等方式就困难气道预测、麻醉处理方式、困难插管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麻醉恢复期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现场气氛活跃。徐美君主任委员总结和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积极意义,并代表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向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赠匾留念。
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向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赠匾留念
四、广泛开展授课培训
为了让更多的麻醉医师分享整形外科医院在困难气道管理方面的临床研究结果,本科室积极参加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年会、中华口腔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年会、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年会和全国小儿麻醉年会,进行内容广泛的学术报告,发言内容包括:解决困难气道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新技术;管芯类工具的临床应用;小儿困难气管插管的新技术以及视频喉镜在困难插管中的应用以及重症困难气道病例处理的经验分享等等。并与全国同道一起多次在全国麻醉年会、全国麻醉医师年会以及北京麻醉年会上主办“困难气道管理新技术模拟培训”,开拓了学员的视野,使其了解并熟悉处理困难气道的新型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以及具体困难气道病例的处理思路。此外,还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学会、医院联合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全国大多数省市、地区和医院继续教育学习班进行专题授课数十次。
奖励和荣誉称号
2007年:麻醉科被评为2007年度“迎奥运文明服务先进集体”
2009年:麻醉科被评为2009年度“先进临床科室”
2010年:胥琨琳被评为2010年度“文明服务标兵”
2010年:麻醉科被评为2010年度“文明服务先进集体”
2010年:麻醉科被评为2010年度“临床工作先进科室”
2010年:麻醉科获得2010年度“医患协调工作突出奖”
2011年:邓晓明获得201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师奖”
2011年:麻醉科被评为2011年度“精神文明先进集体”
2011年:邓晓明被评为2011年度“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2011年:佟世义被评为2011年度“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2011年:廖旭被评为2011年度“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2011年:麻醉科获得2011年度“医患协调工作突出奖”
2011年:麻醉科被评为2011年度“临床工作先进科室”
2012年:张雁明被评为2012年度“整形医院优秀工会干部”
2012年:麻醉科被评为2012年度“精神文明先进集体”
2012年:麻醉科获得2012年度“医患协调工作突出奖”
2012年:麻醉科被评为2012年度“临床工作先进科室”
2012年:张雁鸣被评为2012年度“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2012年:杨冬被评为2012年度“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2013年:麻醉科被评为2013年度“临床工作先进科室”
2013年:麻醉科获得2013年度“医患协调工作突出奖”
2013年:杨冬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
2013年:夏伟鹏获得2013年度“北京协和医院优秀住院医师”称号
科研课题与人才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
2009年 联合应用远隔缺血后处理和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薛富善
2011年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和炎症反应在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中的关系 薛富善
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长效发展补助基金项目
2014年 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困难气道模拟培训基地 邓晓明
北京市科委首都医学特色医疗项目基金
2010年 困难气管插管新技术的临床研究和培训基地建设 邓晓明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改项目
2015年 困难气管插管新技术的模拟培训 邓晓明
院所重大项目
2011年 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薛富善
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
2012年 困难气道模拟培训教室的初步建立 杨冬
北京协和青年基金
2011 年迷走神经刺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王强
2012年 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对心肌细胞低氧/富氧损伤保护效应的研究 程怡
2013年 Air-Q(单次使用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在儿童气道管理及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 杨冬
2016年 基因敲减内皮细胞源性NRC1研究缺氧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2016-2017)杨贵珍
院所重大项目
2015年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邓晓明
院所创新项目
2006年 小儿全凭静脉静脉的临床研究 魏灵欣
2007年 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 杨冬
2008年 CTrach光导纤维可视性气管插管型喉罩在面颈瘢痕挛缩导致的预测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 杨 冬
2011年 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镇静的临床研究 隋静湖
2011年 Airtraq喉镜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 孙玉蕾
2014年 右美托嘧啶用于小儿无肌松插管 魏灵欣
院所一般项目
2011年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刘建华
2015年 环甲膜穿刺、切开技术在紧急气道应用中的模拟教学培训
杨冬
2015年 老龄影响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心肌保护效应机制的研究 刘建华
科研成果 专利
下一篇:走近麻醉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