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8 阅读量:
眼睑周围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因局部皮瓣或皮下蒂皮瓣是由皮下直接供血,皮瓣修复的区域受到限制。为此,进行了以眼轮匝肌为供血来源的皮瓣探讨。 通过对眼轮匝肌的血管的解剖研究,扩大了以眼轮匝肌为蒂的皮瓣的应用范围。 眼睑周围软组织缺损修复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对于供区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方法利用邻近皮瓣旋转修复或皮下蒂推进修复 ,此种方法不仅增加了面部的切口疤痕 ,同时遗留不同程度的“猫耳”存在 ,一些特殊部位的缺损 ,如鼻尖、鼻背、鼻翼、鼻小柱周围无可利用的软组织 ,邻近皮瓣更难以解决时 ,往往采用远位皮瓣前臂携带的方法 ,此种方法需强迫体位 ,手术次数多 ,时间长且术后肤色不协调。游离皮瓣修复不仅手术难度大 ,而且失败率高。
采用以眼轮匝肌为蒂的皮瓣对面部软组织的缺损转位修复获得十分满意的效果。
转移的肌皮瓣质地、色泽、厚薄极相近,术后外观满意。采用眼轮匝肌瓣可充分利用眼外侧多余皮肤及眼袋手术下睑缘切口,切口隐蔽瘢痕不易外露。供区不植皮或少植皮,正面瘢痕不显。此瓣由眼轮匝肌为蒂,蒂长、旋转弧度大,甚可达180°,旋转灵活。眼轮匝肌肌皮瓣由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分支面动脉双重供血,血运丰富,术后肌皮瓣成活率高,移转后早期血运良好。不牺牲主干血管 , 手术可以一期完成。术后供区无明显疤痕。手术注意:手术后期因眼脸部肿胀压迫导致皮瓣轻度瘀血,回血反应快,因此为确保皮瓣成活良好,打包则应轻度加压不可过多切断眼轮匝肌,一般以不切断半数以上的眼轮匝肌肌束为度,以免造成术后患眼闭合功能不良。若皮肤缺损过大,则眼轮匝肌肌皮瓣往往过小,不能用来修复大范围的组织缺损,须结合或采取植皮、远位皮瓣转移进行修复。
上一篇:象皮肿手术切除成形术
下一篇:瘢痕的非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