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阅读量:
慢性肾病在晚期常常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此时患者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传统的血液透析主要能清除血液中的小分子毒素,如尿素和肌酐等,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小分子毒素并非导致尿毒症的主要“罪魁祸首”,而一些“中分子”毒素正在被证实和许多尿毒症相关症状关系密切。对此,血液透析滤过(HDF)应运而生。该治疗结合了“弥散”和“对流”两种方式,更高效地清除血液中的小分子和中分子毒素,弥补了传统血液透析的不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滤过是一种结合血液净化和血液滤过的治疗模式。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升级版的“过滤系统”,可以通过对流、弥散和吸附等多种原理,将血液中的各种毒素更彻底地清除。
血液透析滤过有几种主要模式:前稀释模式、后稀释模式和混合稀释模式。其中,后稀释模式清除毒素的能力最强,但可能会导致血液浓缩、增加血液粘稠度等风险。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可能会选择前稀释或混合稀释模式,但清除毒素的效果会稍微减弱。
血液透析滤过适合哪些患者?
这种治疗特别适合以下几类患者:1. 顽固性高血压:对普通药物或血液透析效果不佳的高血压患者,血液透析滤过常常能显著改善血压。2. 水钠潴留伴低血压:部分患者由于体内水分潴留过多,又难以通过传统血液透析清除水分,可能导致低血压和虚脱。这类患者换用血液透析滤过后,循环系统的负担明显减轻。3. 高血容量性心力衰竭:这类患者在普通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加重病情,而血液透析滤过通过更温和的方式排水,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脏负担。4. 其他情况:包括急性肾衰竭、高脂血症、高磷血症,以及透析耐受性差或常出现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患者,都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治疗。
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获益
1. 高效清除毒素血液透析滤过结合了透析和滤过两种机制,能够显著提高毒素清除效率:1)小分子毒素清除:如尿素、肌酐等小分子毒素在传统血液透析中已经能够有效清除,血液透析滤过延续并优化了这一功能。2)中分子毒素清除:β2-微球蛋白等中分子毒素是透析相关并发症(如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神经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显示,血液透析滤过能清除超过60%以上的β2-微球蛋白,这一比例显著高于传统透析。3)蛋白结合毒素清除:如吲哚硫酸和对羟基苯基乙酸等,这些毒素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心血管疾病高度相关,血液透析滤过通过对流机制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其水平,从而改善慢性炎症状态。
2. 保护心血管系统血液透析滤过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血流动力学:透析过程中,患者血容量容易发生快速波动,导致低血压、头晕等不良反应。而血液透析滤过由于更精准的液体平衡控制,能够显著降低低血压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治疗耐受性。2)减轻左心室肥厚:透析患者常伴左心室肥厚,这与中分子毒素的长期蓄积有关。血液透析滤过通过更高效的清除作用,有助于减少左心室负担,降低心脏事件风险。3)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和钙化风险较高,血液透析滤过通过清除相关毒素(如磷酸盐)和改善炎症反应,可降低这些并发症的进展速度。
3. 改善营养状态传统血液透析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这是因为其对某些必需物质(如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损失较多。而血液透析滤过能够:1)减少必需物质的丢失:优化的滤过和置换液配比,可减少氨基酸等重要成分的流失。2)改善食欲和代谢:中分子毒素的清除使患者的食欲和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蛋白质摄入量,改善整体营养状态。
4. 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如骨病、皮肤瘙痒等)与尿毒症毒素的蓄积有关。血液透析滤过通过以下机制减少并发症发生:1)缓解皮肤瘙痒:与磷酸盐、β2-微球蛋白和钙磷代谢紊乱有关的瘙痒症状在透析滤过后显著改善。2)降低骨病发生率:长期中分子毒素积累会影响骨骼代谢,而血液透析滤过通过更彻底的清除机制,有助于保护骨骼健康。
5. 提高生存率1)长期生存优势: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滤过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传统血液透析提高了20%-30%,尤其对心血管病史或炎症指标较高的患者改善更显著。2)降低住院率:更好的毒素清除和液体平衡管理显著减少了因并发症(如感染、心衰等)入院的几率。
6. 改善生活质量血液透析滤过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理指标,更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1)缓解疲劳感: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疲劳感,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恢复更多活力。2)改善睡眠质量:透析患者常有睡眠障碍,而血液透析滤过后,这一症状显著缓解,有助于恢复正常作息。
对于肾脏病患者来说,选择适合的透析方式至关重要。血液滤过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手段,能够更高效地清除毒素,保护心血管健康,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医生的专业指导,结合患者自身需求,血液滤过正成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命中的重要助力。
撰稿:齐文婷
审修:毕会
供稿:内科-血液净化中心
监制:赵延勇
编辑:刘玎、郑璐
核校:索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