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天使风采

一串看似寻常的数字

2012-08-23    阅读量:

一串看似寻常的数字


  49、50、51、52、53,这一串在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数字,在麻醉恢复室却包含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表示每一天的全麻手术病人数,包含着我们科室护士所付出的全部心血和汗水。
  每一年的7月都是我院的手术旺季,2010年的这个月全麻手术台次每天在30台左右,2011年这个月全麻手术台次在37台左右,2012年刚进入7月每天全麻病人的数量就突破了五十大关,直到7月底依然保持在45台到50台之间。
  麻醉恢复室总共8张床,50名病人,就意味着每张床一天周转6个病人,意味着每一个护士要照护10名左右的病人,意味着每个护士要搬运送出病人10个左右。南三、北三、中三病房是最近的,如果是十七科,送一趟最少要20分钟,一天下来,尽管穿着弹力袜,小腿肚依然是酸、胀、疼。面对每天这么大的工作量,护士长经过缜密的思考,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把人员安排得更加合理,即平均了每位护士的工作量,也保证了术后患者的护理安全,使每个班次,每个人次的工作量达到最大的饱和,这样做不但达到了责任制护理要求,又调动了每一个护士的积极性。在工作中大家都在细心地照护着自己所管的病人,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尽管有的问题病人已经问了很多遍。记得有一个做鼻部手术的病人,回到麻醉恢复室后还未完全清醒,不停的问“大夫,我的手术做完了吗?手术成功吗?”,同时双手不受控制的去触摸鼻部,他的责任护士每次都给予耐心回答,守在床旁,控制他的手,30分钟后,这个病人问了一句“大夫,我这是在哪儿?”啊……终于他清醒了!
  7月份颅颌面手术也比较多。那天赶上还有一个开颅手术,使我们科室的床位周转更加困难,5个病人需要留观麻醉恢复室,只有3张床了,我们只能加床了,简单的说,就是将手术运转车放在两床之间,最大程度我们加到了4张床,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术后护理需要更加细心谨慎,这时我们感受到了护理部领导对护理工作的全面细致的安排,以及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护理部在六月底就安排了一名有ICU经验的男护士来到我科,使我们的护理力量得到很大的加强,尤其在搬运病人时看到了他的强项。
  说到加班,原来加班一个人就够了,时间也就是最多2个小时,现在是家常便饭。早上8点上班的护士要下午6点下班,夜班6点接班还有20多台手术未回,下午班加班就没点儿了,一加班就需要3-4个人,还要加到11点多,回到家要到第二天凌晨了。但是全科护士没人有怨言,因为护士长每天早8点上班都要战斗到晚上7、8点,她跟我们一起接病人,做病历,护理病人,一天11-12个小时,工作强度又那么大,让我们护士由衷的从心里感到佩服。因为每天我们科室的每个人都是全力以赴的在工作,所以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安全运转着。
  我们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昨天我们总共接了多少个病人,今天又要准备接收多少台全麻手术后患者,49、50、51、52、53,这看似一串简单的数字,却代表着我们的辛苦,我们的劳累,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无愧白衣天使的称号。

                                           
                                            麻醉恢复室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