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4 阅读量:
优质护理之体会
人总是在不断成熟与长大,如果说昨天的我还有些浮躁和飘摇,那今天的我则更加成熟更加稳健,对护理工作也有了崭新的诠释,更加明白自己的职责和重担,也能更好更用心地为每一个病人服务。
我是一位从事护理工作近20年的护士.这20年中,护理工作模式发生了变化,从开始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发展到现在的“以人为中心”扁平式责任制优质护理。细细想来,护理模式的转变就是希望能给患者提供满意的、全程的护理服务。医院曾安排我去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对婴幼儿的静脉穿刺技术,就是希望护士能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较高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进修学习后我的小儿穿刺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不仅能很好的完成我科患儿静脉输液和抽血,也能协助其他科室完成疑难的静脉穿刺。为此,我还荣幸的当选为技术能手。
我们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是面向人的工作。人有七情六欲,有思想、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单有护理技术是不够的。卫生部在全国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提出“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服务理念,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好的护理技能,还要转变护理模式,让每一位病人得到满意的服务。以前我总觉得我在给病人输液时一针见血,成功率比别人高就是自己做的比别人好。似乎不需要向病人很详细的解释操作目的,操作中也不会很主动的关心病人的感受。从“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后,在护士长的带领下针对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科内组织进行了多次讨论,使我认识到只要是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可能就是我们需改进的护理内容。我们病房制定了工作流程,通过明确职责、细化工作流程,保证患者得到高效、全方位的护理。
从开始硬性要求我们按照工作流程去做,慢慢的工作流程化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在我们已不再觉得是工作的要求,而是我们主动热情周到服务的真情流露。真应了护士长那句简单的话“习惯就好了。”我主动的向病人介绍自己,微笑着和病人、家属打招呼,我抱着我的小患者亲吻他们可爱的小脸蛋,用我自己的方式感染他们,让他们放松心情。做护理的时候,我问候他们,耐心的解答病人疑问,给病人解决问题。……这些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但回馈我的是发自内心灿烂的微笑。微笑是无声的语言,是男女老少、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通用语言,那是他们内心的真实表白。
虽然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护士,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会用心对待我的每一个病人!
南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