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31 阅读量:
微笑沟通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成在沟通败在沟通。可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沟通的角度去思考。对个人来说,沟通是我们在现代社会立足生存的必备本领。沟通分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大部分人认为沟通就是语言沟通,因为每天我们都在进行种种语言沟通,而忽略非语言沟通,其实65%的信息沟通是无声的。非语言沟通,有对语言进行的重复 ,对语言的否定 ,对语言的替代 ,对言语信息进行强调,给予补充和修饰,调节沟通的方向和氛围的功能。由此可见非语言沟通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外耳再造中心,大部分收治的是先天耳畸形的孩子。有些孩子听力也是比较差的。对于孩子来说,住进医院是件特别恐惧的事情,住院后患者要进行各种术前检查,其中,孩子们最害怕的就是抽血。由于年龄、地域、文化层次家庭教育的差异,患者的理解能力的不同,有些孩子比较配合,但是有些孩子就会用逃跑,哭闹的方式进行反抗。
医院每天的抽血截止时间是十一点,我们科特别忙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到其他人的抽血,遇到这种孩子我们就会先让家长做思想工作。稍微懂事的孩子,通过家长的沟通也会得到配合。但是极个别的孩子还是反抗,虽然孩子不懂事,家长还是特别理解的。住院的目的就是把耳朵做好,家长看到孩子的反抗,虽然有些不忍心但还是会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会面带微笑,并用倾注目光使孩子感觉你没有恶意,才能使孩子先安静下来。再给孩子讲一些道理,这些孩子最在乎的是小伙伴们不和他们玩,会取笑他们。使他们懂得明白只有抽完血才可以做手术,做完手术才会有一个漂亮的耳朵,别人才不会用异样的目光歧视他们。对于这种孩子一般会两个人配合抽血,为了使孩子胳膊不动,一个人的手轻轻的扶着孩子的手,使他感觉得到你的温度,你和他是连在一起的。绝对不能特别用力的按住胳膊,这样会使病人更加的反抗。不到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我们不会用恐吓的眼光,和强制的办法吓唬孩子,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这就会对手术和后续的治疗造成更大的难度。
在我们科抽血是非常关键的,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后能得到孩子的配合,就能局麻做一期三期手术,如果得不到配合强制抽血,就算将孩子送进手术室也无法完成手术的治疗。在送孩子去手术室的路上,我们都会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或者后背,与他们说话时,都会蹲下平视孩子,保持微笑用鼓励和相信的目光关注他们,这样孩子们就会放松安静下来,配合手术。
我科曾收住一个奶奶带领的外国孩子,奶奶只会说英语和俄语,而孩子只会说俄语,因为我英语水平有限,这就使得语言沟通出现了一定的障碍。孩子特别的活泼开朗,每次见到我都是微笑的,能看出这孩子特别的礼貌,还用我听不懂的俄语打招呼,我就用微笑来代替语言上的打招呼,并且保持微笑,这样使孩子能感觉到自己非常友好。比如孩子自己在病房,到吃饭的时候,虽然不会用俄语问候有没有吃饭,但是做简单的肢体动作,也能使孩子感觉到对她的关心。和奶奶交流的时候,由于我的英语水平有限,在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时候,我就会用微笑来缓解交流中的不畅。
孩子头部埋了3个扩张器,晚间查房,我看到她眼睛里强忍着泪珠,也没有了往日的笑脸。根据我的经验,能够判断是特别的疼痛,于是通知医生给于止疼药。奶奶告诉孩子是止疼药,孩子虽然特别难受,能看出来强忍着疼痛给了我一个笑脸。我就握住她的手,用微笑的目光看着孩子,不一会孩子睡的就特别的香。虽然语言沟通有障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进行交流的。
我们会微笑着面对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到和家一样的温馨,实现更好的交流,顺利完成治疗。可见,微笑沟通如同一座桥梁,不仅起到意想不到的畅通作用还能够沁人心扉,犹如一门艺术,令人回味。
整形七科
上一篇:新的一年开展读书活动有感
下一篇: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