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天使风采

“一针见血”之我见

2010-04-28    阅读量:

“一针见血”之我见

  “静脉输液穿刺一次成功,做不到当场退还患者的输液费5元”,这句话不是电视广告,而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向患者作出的公开承诺。这一举动被众多媒体热议,热捧者也不少,前一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
  静脉输液穿刺是我们护士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很常见的技术操作,多数情况下,技术好的护士都能“一针见血”地完成。但当遇到体质特殊的病人,如婴幼儿、长期慢性病病人、肥胖病人、烧伤后期的病人等,简单的静脉穿刺可能成为很大的困难,技术再好的护士也很难保证“一针见血”。如果一次穿刺不成功,我们本身就很紧张,再加上病人或家属的烦躁、不理解甚至辱骂,更会加大操作的困难。医学是一种医患互动、协同的科学,这种互动和协同的最佳效果(譬如一针见血),不是医方单方面能做到的,患方的因素往往具有决定性。医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而这种实践的对象只能是患者,静脉穿刺是护士的基本功,但也有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一名刚刚毕业的护士肯定不如一位老护士。如果为了尽可能的达到一针见血,我们所有的穿刺操作都由经验丰富的老护士来进行,新工作的护士得不到应有的锻炼,长此以往,最终受到伤害的必将还是患者。
  众所周知,在压力下面进行工作的人,是不可能把能量完全发挥出来的,原本可能一次穿刺成功的,因为护士的心理负担过重,紧张的手都发抖了,穿刺中不是把所有的精力用在操作中,而是担心万一穿刺不成功该怎么办,这怎么能发挥她们应有的技术水平呢?
   “一针见血”是每名护士追求的最高境界,但主观愿望永远代替不了客观事实。“一针见血”只是一种理想境界,用理想匡正现实,结果只能适得其反,面对某些患者当我们做不到“一针见血”时,解释、安抚、道歉、护士的轮换,可能更具有人文思想,也更具有人性的光芒。
  事实上,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护士是极富同情心的,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每一次操作都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她们纯洁善良,工作十分认真负责任,技术是过硬的,她们为患者的健康而日夜忙碌和辛勤工作着。然而,当这些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护士们在遇到很困难的静脉输液穿刺,因为没有一次操作完成,身心疲惫的她们不但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反之还要不得不掏钱赔偿患者时,还有什么职业自豪感和尊严可言?如果是我在这家医院工作,那么我宁可辞去这份让我曾经感到自豪而神圣的护理职业。无论别人是怎样想的,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护士工作的一种极大辱没,也是根本没有人性可言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成功。
 
整形五科
                                           2010-3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