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3 阅读量:
交腿皮瓣移植术后护理
交腿皮瓣移植术是治疗小腿或足踝部皮肤缺损骨外露的有效方法。
此手术的目的在于利用皮瓣输送血液,改善患肢受皮区的状态,修复创面,消除骨外露。但术后易产生血运障碍,皮瓣下血肿、皮瓣撕脱、皮瓣感染等并发症直接影响着皮瓣的成活.所以术后护理尤为重要。主要护理要点如下:
1、病室准备:病室内环境要清洁、安静、舒适、光线充足,以利于观察皮瓣血液循环,室温保持在25~28℃,以避免因外界温度变化而使血管收缩影响皮瓣血运,病室内严禁吸烟,房间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2、心理护理:手术对于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创伤,加之术后双下肢固定的强迫体位所带来的痛苦直接影响患者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对手术后的康复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心理护理很重要。
(1)我们应操作轻柔敏捷而准确无误,尽量减少疼痛刺激,使患者产生安全感。
(2)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谈,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以利于患者的休息及睡眠。
(3)对手术效果给予必要的解释,以及康复知识的耐心宣教,减轻患者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从而增强患者早日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术后的各种治疗。
3、皮瓣微循环障碍的护理:血运障碍是皮瓣移植最重要的并发症。
(1)为了避免造成皮瓣的微循环障碍,术后应立刻抬高双下肢15°~20°,使皮瓣的远端稍高于蒂部,以利于皮瓣的静脉回流,保持一侧强迫体位,良好的固定肢体,使皮瓣交叉转移保持固定位置,避免牵拉的张力或扭转折叠皮瓣蒂部,影响皮瓣的血供或静脉回流。
(2)室温保持在25~28℃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以免室温过低造成微血管痉挛影响皮瓣血供。术后烤灯持续照射术区。
(3)术后严禁患者吸烟、饮酒,以免引起皮瓣内小血管收缩,血小板凝集,导致皮瓣有效血流量及皮瓣成活率下降。
(4)接通各种引流管并保持通畅, 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性状及量。
术后24小时内每1~2h观察皮瓣血运的方法:
(1)用指压法观察一次皮瓣的颜色,以测定皮瓣毛细血管的充盈反应。
(2)用皮温计测皮瓣温度1次,以检测上皮肤温度是否在33~35℃之间,术后3日无异常可改为4~6h测1次,并记录。
4、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小腿交叉皮瓣术后患者多为一侧强迫体位,而且卧床3周以上。为了避免患者皮肤完整性受损,要做到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并及时更换柔软干净的内衣,在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垫以带布套的气圈、海绵垫或棉垫,使该处压力得以缓解,每2h用温热毛巾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
5、 防治皮瓣并发感染的护理:术后除增强全身抵抗力外,密切观测患者体温变化,每日测4次体温并准确记录;术区敷料保持清洁,如有渗出及污染应及时更换;同时密切观察渗出物的性状、颜色及气味。蒂部三角区及患区每隔4h给予强力碘液滴注1次,皮瓣处每隔2h用强力碘液纱布湿敷。输入有效抗生素,加强营养和做好出院指导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