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面色看健康
“五官的颜色,心是红色,肝是青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脾是黄色,正常来说,通过五脏和气血的协调,黄种人健康的面色应该是黄中透红的,但如果身体有病,面色就会发生变化。”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认为,如果肾虚的人,面色偏黑、偏暗;脾虚则面色偏黄;心火旺,面色偏红色;肝释,面色发青;肺虚,面色就会苍白无光。而且,面色在人体又有相应的投射区。
“两眉之间是看肺的颜色,两眼之间是看心的,鼻头看脾,鼻侧看肝,面部的颐区(面部颧骨)是看肾的。然后看五官,嘴唇的颜色是看脾的,眼睛周围是看肝的,如果一个人肝郁,眼睛周围就有一圈暗色。睡不好,眼圈周围也同样呈现暗影。”
人体作为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食物的五味、五色以及调和相应的心态就可以调整人的容颜和身体。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青入肝:面色发青的人说明肝释,就不可以吃青色或者胃酸的食物。在喝酒的时候,如果配一点青梅子,那么青色和酸味就会对喝酒者的肝起到双重的保护作用,从而减少酒精对肝的损伤;
红入心:想面色红润,可以多吃一点红色的食物,而且红色的食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心脏最有益处,如山里红、桃子、红心萝卜、红心西瓜、春天的草莓等;
黄入脾:如南瓜、黄豆、玉米等黄色食物就可以起到养脾的作用;
白入肺:白色的萝卜可以化痰,而白藕、白梨、白色的肉也是可以润肺养肺;
黑入肾:黑色的东西对于补肾、抗衰老是最有效果的,多吃点黑色的食品,如黑豆、黑芝麻、黑桑葚、黑木耳、黑蘑菇、黑米、黑鱼,可补肾,对于人们抗衰老最有效。
以上是摘自《北京晚报》之健康专列,希望护士姐妹们平时注意健康养生,拥有好的身体,为我们的护理事业发挥光和热。
整形二、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