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问答

为什么小儿体温容易波动?

2009-12-21    阅读量:

为什么小儿体温容易波动?

  小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在一定范围,但不超过1℃,清晨低,傍晚最高。短暂的体温波动,全身情况良好,孩子玩耍自如,吃喝正常,交流如前,皮肤红润,无自觉症状,一般不属于病态。正常小儿腋下温度36——37℃,有时因进食、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及室内温度过高等而使体温暂时升高37.5℃甚至38℃。相反,若饥饿、体弱、少动或室内温度过低,保暖不好等可使体温低于正常。

  人体保持正常体温主要是在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所致。为了调节产热的平衡,新陈代谢、皮肤、呼吸、循环、泌尿及内分泌系统均参加此种生理活动。机体在安静状态下主要产热部位是机体深部的躯干肌肉、内脏器官和脑。在内脏器官中以肝脏产热量大。正常男性成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小时约产热40千卡,但当肌肉剧烈活动时,可使产热剧增达正常60倍。当交感神经强烈兴奋时,可使代谢率增高40——60%。机体主要散热部位在皮肤,皮肤温度的改变又直接受交感神经的调节。当外界温度下降时,则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因而散热减少;反之,外界温度高时,则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因而散热增加。通常人体内每1克水蒸发成水蒸气时要吸收0.6千卡热量,临床上往往利用这一原理给高热病人进行药物降温。机体的散热亦可随呼吸、尿、粪排泄而散热。

  年龄愈小体温调节功能愈差,小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地大,皮肤汗腺发育不良,特别是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肌肉不发达,运动能力弱等,故体温极易波动。

        整形一科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