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教学

舒适护理模式在全麻术后恢复期的运用

2010-11-01    阅读量:

舒适护理模式在全麻术后恢复期的运用

 
  舒适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它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由于全身麻醉对病人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使全麻术后病人在意识恢复阶段,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呛咳、躁动、痛苦挣扎等情况。
 
  1全麻术后恢复期舒适护理的目的
  是帮助病人安全渡过全麻术后恢复期,使病人在生理、心理上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尽早安全返回病房。
  2 全麻术后恢复期舒适护理
  1)生理舒适护理 切口疼痛是引起病人躁动、挣扎的常见原因,根据术中镇痛情况及病人的术后反应,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及时给予止痛药,以满足病人生理的舒适。其他如尿管刺激、气管插管刺激、缺氧、呼吸道分泌物等刺激均可造成病人躁动、挣扎,护士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如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给氧、吸痰等。吸痰前要充分地给氧,吸痰时动作轻柔熟练,每次不超过15s,负压不要太大,以免造成对气道的刺激引起呛咳。注意局部保暖,避免病人着凉。用约束带固定病人四肢时不可过度牵拉,应注意松紧适度。在全麻术后恢复期间,病人肌肉仍处于松弛状态,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如过度牵拉易引起病人的神经、血管、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同时应注意不影响病人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尽量使病人处于舒适状态。
  2)心理舒适护理 病人意识恢复过程中,听力存在,此时,护士应呼唤病人的名字,向病人说明手术很成功,让病人放心,在此期间,护士适当抚摸病人的四肢、头部或轻握病人双手,可使病人感到安全及心理舒适,从而防止躁动不安。
  3 体会
  通过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全麻术后恢复期护理工作中,使全麻术后恢复期的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缩短和降低了不愉快的程度,呛咳、躁动、痛苦挣扎等症状减轻。通过术前访视及对病人的指导、训练,让病人积极参与到全麻术后恢复期的治疗之中,使病人在接受麻醉及手术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帮助病人安全渡过全麻术后恢复期。
 
                                             门诊手术室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