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外科患者心理特点
整形外科患者往往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地工作、社交、学习和工作,常设法遮盖自己的缺陷,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表现为思想负担重、抑郁、焦虑、多疑、恐惧、自卑和孤独。 他们到医院就诊害怕遭到歧视,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自尊心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初次寻求整形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整形手术的有关知识不甚了解,因此对整形手术常常存在过高的期望。多次接受整形手术的患者一般能够客观地看待手术效果,他们更多地是因为担心手术效果、惧怕术后疼痛产生紧张恐惧情绪。青年期患者面临着升学、工作、婚姻等种种现实问题,迫切地渴望通过整形手术改变现状,对手术期望值高。
一、先天性畸形患者的心理特点
包括唇裂、腭裂、尿道下裂、面部黑痣、面部发育畸形等等,因从小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甚至嘲笑、讥讽和歧视,导致绝大多数先天性畸形患者存在自卑心理,表现为内向性格。如果父母能够正确引导,先天性畸形患者心理健康,能够正视自己的缺陷,如果父母从小溺爱患儿,对其存在内疚心理,先天性畸形患者在成年后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内心冷酷,缺乏爱心。
二、后天性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
5岁以前遭受烧伤的患者,内心已接受了自己的形体缺陷,性格发展与先天性畸形的患者相似。当一个人长大后受到创伤,往往是不能接受的。
患者往往情绪不稳定,易激惹,个别患者存在暴力倾向。创伤后造成的功能障碍越严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就越重。表现为焦虑愤怒等。
烧伤初期亲人的关怀,尤其是婚恋对象的反应和表现对于患者从心理创伤中恢复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多次整形外科治疗的患者如果得到社会支持,包括公伤后单位能够提供充足的医疗费及生活费,亲人尤其是配偶的关怀,这类患者对未来比较有信心,可以接受多次手术,能够长期治疗,生活担忧少。需要多次整形外科治疗的患者如果没有得到社会支持,包括治疗费用不足,遭到配偶抛弃等,常导致情绪行为的异常。这类患者只能接受有限的手术,尤其是对面部、手部和会阴部的手术要求高。
大多数烧伤患者在接受整形外科手术治疗后逐步接受了现状,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若干年后逐渐形成新的意识结构和现实的人生态度,人格得到重新塑造,能够正确对待伤残,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少数患者始终不能面对烧伤后的生活状态, 自暴自弃,脾气古怪,对未来失去信心,患者往往躲在家里,远离社会。
三、美容整形患者的心理特点
由于审美观和求美动机千差万别, 美容整形求术者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年轻求术者要求实施美容手术常与社交、升学、就业、择偶有关,中年求术者要求实施美容手术常与婚恋有关。年轻时自认为漂亮的女性,到中年寻求整形手术的比例较高。服务性行业、窗口工作人员、演艺界人士、商人、高学历者审美意识强,追求完美,比常人更注重外表。美容整形患者常常是通过美容杂志和过度宣传的广告了解有关美容手术的知识,因此对手术常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表现为求医心切,而对手术后必然的恢复过程及并发症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部分寻求美容手术的患者常隐藏着深层的动机,例如婚恋危机、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困难等,当手术后其困难境地不能得以改善时,常归咎于手术失败,是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
整形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