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教学

一例尖嘴手术后留置气管插管的护理心得

2010-07-29    阅读量:

一例尖嘴手术后留置气管插管的护理心得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5岁,术前诊断:尖嘴畸形,颏后缩(发育性)。患者在全麻下“行第一双尖牙拔出术,上下颌前牙根尖下截骨后退, 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中创面出血较多,出血量为2121.5ml。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3g/L,快速回输自体血400ml,半小时后复查血红蛋白为61 g/L,即急输异体血400ml,手术历时8小时,复查血红蛋白94 g/L,术毕因口腔内手术部位水肿严重,所以患者带气管插管和留置导尿管回麻醉恢复室,术后主要治疗原则:抗炎,止血,冷敷。
  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期间,由于带有气管插管和留置导尿,表现不耐受而易躁动,麻醉医师通过使用静脉麻醉泵,将麻醉药物丙泊酚+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持续泵入,使患者处于安静状态,护士在护理患者期间特别要注意以下几项:
  1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和呼吸情况
  口腔内的血液要及时清除,当气管插管内听到气过水声,血氧饱和度(SpO2)降低时,要及时清除气管插管内的血液和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观察血液的性质,出血量及新鲜程度,若出现大量的新鲜渗血要及时通知手术医师处理,采取术区敷料加压包扎,术区冰袋冰敷4小时等措施。
  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
  每15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每小时的尿量。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遵医嘱先输入止血药,再输入消炎药。
  3为了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常规4-6小时做短时间内的气囊放气一次,为了减少气管粘膜水肿和痰液阻塞气管插管,每半小时一次雾化吸入(雾化液为灭菌注射用水+氢化可的松+酒精溶解的氯霉素粉)进行气道湿化。
  4吸痰是护理的一项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操作之一,其目的是利用负压的作用经吸痰管将气管内的痰液及时吸出,以保证呼吸道通畅,放弃“定时吸痰”的操作规程,以“必要时吸痰”为操作指征。当血氧饱和度下降或听到痰鸣音时要立即进行吸引,鉴于患者的特殊性,不能按常规“先吸气管内,再吸口腔内的痰液”的操作流程,因为口腔内有切口,防止术区的感染要用一次性的无菌吸痰管分别吸出口腔和气管插管内的痰液和血液。
  a) 吸痰管的选择: 根据气管插管内径选择吸痰管,吸痰管的最大外径应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1/2,长度一般为40-50cm,且硬度适中的一次性吸痰管,前端为圆形,以减少对气道粘膜的损伤。
  b)吸痰时插入的深度:将吸痰管插入的长度为气管插管长度再延长1-2cm,这种吸痰深度对气管粘膜损伤小,效果好。
  c)吸痰的技巧: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反复吸痰不超过2次,若痰液不能一次吸净,应先给予吸氧,待血氧饱和度升到正常后再次吸引,吸痰时应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5保证(输液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通畅,床头抬高15度,以减轻头面部的肿胀及患者的不适感。
  当患者口鼻腔无新鲜渗血,生命体征平稳时,可以将气管插管气囊放气,观察生命体征无变化,拔出气管插管,应先剪断气管插管成鼻咽通气道后再继续观察半小时,当口腔无渗血生命体征平稳,再拔出鼻咽通气道,此时患者无出血,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安全渡过术后出血期和麻醉恢复期。
 
                             麻醉恢复室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