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教学

氧气吸入在麻醉恢复室的应用

2010-03-19    阅读量:

氧气吸入在麻醉恢复室的应用

  氧气吸入法是通过给病人吸入高于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来提高病人肺泡内的氧分压以达到改善组织缺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㈠ 缺氧的临床表现:
  1.轻度缺氧
  无明显的呼吸困难,仅有轻度紫绀,神志清楚。血气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6.6-9.3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6.6kPa。
  2.中度缺氧
  紫绀明显,呼吸困难,神志正常或烦躁不安。(PaO2)4.6-6.6kPa, PaCO2大于9.3kPa。
  3.重度缺氧
  显著紫绀,三凹征明显(胸骨上凹陷、锁骨上凹陷和肋间隙凹陷),病人失去正常活动能力呈昏迷或半昏迷状态。PaO2在4.6kPa以下,PaCO2大于11.9kPa以上。来源:
  ㈡ 氧气吸入的适用范围
  血气分析检查是用氧的指标,当病人。PaO2低于6.6kPa时(正常值10.6-13.3kPa, 6.6kPa 为最低限值),则应给予吸氧。
  1.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者,如哮喘、支气管、肺气肿、肺不张等。
  2 .心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产程过长胎心音异常等。
  ㈢供氧方法(麻醉恢复室常用)
  面罩法:将面罩置病人口鼻部,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于氧气进孔上,按病情调节流量。
  ㈣ 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
  1.氧气吸入浓度
  氧气在空气中占20.93% ,二氧化碳0.03%,其余79.04%为氮气,氢气和微量的惰性气体。掌握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着重要的作用,低于25%的氧浓度则和空气中氧含量相似,无治疗价值;高于70%的浓度,持续时间超过1~2天,则发生氧中毒。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若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可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故掌握吸氧浓度至关重要。
  2.公式: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分)
  ㈤ 插入式墙式氧气吸入器:
  其特点是备有给氧接头,可与氧气管道进行连接、这样对病房手术室的氧气瓶即可集中管理,又安全方便。本器械主要供心脏衰竭,呼吸气管疾患和手术后等患者需要较长时间输氧时用。
  结构特点:本器械由插座部分,流量调节器,湿化瓶部分组成。       
  技术指标:1、氧气流量调节范围为1-10L/min,间隔1L/min;  2、各通气管道在流量关闭的情况下能承受0.5MPa(5kg/cm2)压力;  3、安全阀橡胶置当压力超过0.12MPa(1.2kg/cm2)压力,即自动放气。
  ㈥ 氧疗的副作用   环 球网校
  1.氧中毒 长时间吸高浓度氧可产生氧的毒性作用,影响到肺、中枢神经系统、红细胞生成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视网膜,其中最重要的是氧对呼吸器官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即可出现恶心、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咳嗽、胸痛;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1~4天后可发生进行呼吸困难。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
  2.吸收性肺不张 呼吸空气时,肺内含有大量不被血液吸收的氮气,构成肺内气体的主要成分,当高浓度氧疗时,肺泡气中氮逐渐为氧所取代,PaO2升高,肺泡内的气体易被血液吸收而发生肺泡萎缩。这种现象,在通气少、血流多的肺局部表现得更为明显。故高浓度氧疗时可产生吸收性肺不张。
  ㈦注意事项
  用氧过程中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温度与呼吸方式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还可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判断疗效,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
  氧气湿化瓶一般用无菌用水,在患者咳粉红色泡沫痰时,应用50%酒精湿化吸入。
 
                                       麻醉恢复室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