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8 阅读量:
手术结束后的全麻病人,全麻药物和肌松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常易发生气道阻塞、舌后坠、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因此,有些病人会在全麻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放置口咽通气道进入麻醉恢复室,并在护理人员的精心观察下逐步恢复,防止病人出现意外。所以,经口咽通气道有效吸痰是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
(一)口咽通气道的选择
选择口咽通气道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身材大小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末端位于咽后壁,可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
(二)吸痰时的护理
选择合适吸痰管,注意无菌操作,吸痰时动作轻柔,吸痰管由下自上旋转式吸痰,若痰液在口腔内或位置较浅,则先吸取口腔及上气道内的痰液,再吸下气道的痰液,吸痰时间不超过l5s,吸痰前后应充分吸氧。吸痰时如发现心律不齐或呼吸困难,紫绀应暂停吸痰,给予吸氧待症状缓解再进行,如痰液粘稠应先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以利于更好的吸取痰液。
(三)护理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 放置口咽通气道可纠正患者舌后坠的情况,并且可及时吸出呼吸道深部的痰液,避免呼吸道阻塞,保持了呼吸道通畅
较强刺激咳嗽反射 通过口咽通气道吸痰管到达气道的位置较深,刺激咳反射的作用较强,使痰液能咳至上呼吸道利于痰液吸引。
减少对口咽粘膜的刺激 通过口咽通气道吸痰,可避免负压吸引导致的口咽粘膜充血水肿或损伤出血。从而也减少了因口咽粘膜损伤肿胀引起的呼吸困难加重。避免了吸痰所致的缺氧现象发生,患者往往在负压吸引吸痰过程中不能呼吸导致缺氧,通过口咽通气道吸痰,可给予鼻导管给氧或加大氧流量,吸痰过程中可不断给氧。
通过对临床气管插管术后患者实施必要的吸痰术,并对其吸痰后自我感觉的调查及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测,对如何进行有效吸痰进行了总结,使有效吸痰对气管插管术后患者的护理作用进行了探讨。实施有效吸痰,可以预防及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呼吸道护理质量。
上一篇:麻醉恢复室监护仪的介绍和注意事项
下一篇:烧伤整形患者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