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教学

全麻术后患者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2009-08-18    阅读量:

1. 麻醉恢复期低体温的概念及并发症

低体温是指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测腋温<36℃,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竖毛肌收缩,部分患者出现寒战、躁动,患者自觉有不同程度的寒冷。

对于麻醉恢复期低体温的常见问题,应像第五生命体征————疼痛一样得到重视。低体温可能导致麻醉恢复延迟,感染率增加,伤口愈合延迟,凝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能导致心脏并发症增加。

2. 临床资料

此现象主要发生于颅颌面、除皱、乳房手术以及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的的病人中。年龄越大,体温越低,低温持续时间越长。主要是通过监护生命体征的变化、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四肢远端皮肤的温度,找出低体温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予以护理。


3. 原因分析

病人出现寒战的原因主要包括:①环境低温。手术室内的温度偏低,患者暴露部位大﹑消毒液凉、冲洗伤口的液体温度低、手术时间长等。②输液和输血。手术过程中病人输入大量与手术间等温的液体,起到了“冷稀释”作用。③麻醉的影响。全麻状态下的患者体温调解功能降低,中心体温容易受影响的温度范围扩大,大部分麻醉药物都有血管扩张的作用,更易导致血管的辐射传播。④缺氧。手术过程中多种因素可导致低氧血症,使患者出现缺氧性寒战。

4. 护理对策

为了预防术后患者出现低体温寒战,针对发生的原因,需要采取综合措施。①提高恢复室的温度,保持温度在24~27℃,且给予加盖温暖被子;暖风机间接强力通风,积极保暖是最有效保暖方式②术中冲洗伤口时用同体温的温盐水冲洗,可减少体热的丢失。麻醉时加热湿化气体,减少气管内散热。③严格无菌操作,加强三查七对。对输血、输液症状轻者可减慢输血、输液速度,重者立即停止输血、输液更换输液器和液体并做好去热原的处理。同时注意保暖,有高热时注意物理降温。④药物治疗。术后寒战可用药物治疗能终止寒战和降低氧耗。⑤提高氧浓度改善缺氧症状。在麻醉中吸入高浓度氧气,有利于减少心肌缺血,术后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术后给予鼻导管吸氧,必要时可面罩给氧。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