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教学

沟通的艺术——倾听技巧

2009-08-18    阅读量:

作一个好的听者

  在沟通过程中,倾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做一个好的听者,不仅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的能力远远超过“听”的能力),而且也是我们发挥其他技巧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讨论沟通的技巧时,将“倾听”排在首位。

  在人际沟通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有一方信息的传达,即使在以传达为主的一方,也会因为接受方的不同表现而调整自己的传达方式。因此,无论我们作为表述者还是作为接受者,倾听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在上一次讨论护士甲和患者家属沟通成功的例子时,护士甲主要运用了倾听技巧,才使沟通能够顺利的进行。对于病人和其家属来说,疾病的存在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了,而生理的疾病又会影响心理的改变,使他们产生不良情绪,如果这种不良情绪得不到有效的宣泄,护患之间就很难顺利的沟通,就会引发非医源性的医疗纠纷。其实,这种纠纷是众多医疗纠纷中最轻,也是最容易避免的。避免这一类纠纷的首要方法就是“倾听”————让患者和家属的不良情绪得以有效的宣泄。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表达什么或解释什么,因为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并不比我们少,真正让他们困惑和不安的是他们由疾病导致的不良情绪甚至不满,而这时,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宣泄机会,认真的倾听。

  一 倾听的技巧:

  1 神入式的倾听

  神入式的倾听是指在努力获取与理解信息的过程中投入了包括智力、情感以及肌体在内的整体的活动。它与一般倾听不同的是:不仅动用听觉,而且动用整个身心;不仅听取对方的语言,而且关注对方有意无意表露的非言语信息,即通过倾听对方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姿势体态等进一步理解说者的话。

  2 需要我们认真倾听的情境

  1)问题可能是由我们引起的

  2)对方主动来找你谈论其个人事件

  3)我们在与人讨论问题的时候

  4)当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时

  3 有效倾听的结果

  1)倾听可以有效地缓和冲突,化解矛盾

  2)倾听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3)倾听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目的和愿望

  二 倾听与反馈的技巧

  在倾听过程中,我们必须让对方明了自己接收信息的情况,因为沟通从来都是双向的,即使在倾听当中也不存在只有一方发出信息,另一方只负责接收而不予反馈的状况。无论听者还是说者,都是互为信息的发出者与信息的接收者。此外,我们也不能任凭说者漫无边际地诉说。为了达到有效倾听的目的,必须适时做出反馈和应答,以促使说者按照我们的需要予以调整。

  1 发出邀请与鼓励的信号

  很多人会出于种种顾忌而吞吞吐吐,比如担心你对其所讲的事情不感兴趣或者害怕耽误你的时间,还有可能对你缺乏信任,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对他提供帮助,这时就需要听者对说者进行鼓励,主动邀请对方进行交谈。

  (1)直接用语言表示

比如我们可以说:“您有什么不满或不适都可以和我讲。”或如果有停顿可以说:“您继续说。“鼓励其谈话。

  (2)身体行为给予鼓励

  在倾听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点头,目光交流等表示鼓励。

  2 回避式的应答

  在何种情形下以何种方式回避

  1)说者陷入某种痛苦或者烦恼的状态 ,我们可以这样应答:“先把这件事忘了吧,我们来谈些高兴的事。”或者直接询问其他问题。

  2)当说者就过去的一件事情如流水帐般无休止地唠叨时,我们只有使用转移其注意力的方法:“现在有什么打算?”

  3 安抚式的应答

  当说者向听者表示心中的郁闷、或者不幸的遭遇时,听者应当向说者表示某种安慰、同情、以及支持等等。除了语言的安抚外,还可以辅之以如下的身体动作:关切的眼光,轻拍对方的肩膀或者握住说者的手。这些身体语言的表达,对缓解说者的紧张不安情绪具有良好的作用。

  4 向说者提出问题

  在沟通过程中,不是一味的倾听就可以了,适时的打断对方的谈话,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也是必要的。否则沟通就很难顺利的发展。

  在何种情况下发问

1)当说者表达出某种烦躁焦虑的情绪时,我们可以询问:这种令你烦恼的情形是怎么产生的?

2)当说者沉溺于事件的经过和不良后果时,我们应当这样问话:你认为造成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

3)当说者尚未理清自己的思路,而我们已经发现了可以使话题深入或者转移的切入点时发问。

  5 客观反应对方情感和内容

  我们在与人沟通时,特别是和病人沟通,话语的严谨性和客观性是十分必要的。在与其沟通时,一定不要掺杂主观的情绪和情感否则就会引发其他矛盾。举个例子,如果与你沟通的病人向你倾诉了对其主治医生的不满,而你又对这个医生有成见,在与其沟通时掺杂了自己的成见,结果显而易见肯定会导致患者和其主治医生的直接矛盾。所以,我们倾听过程中如果提出问题,或打断对方时,一定要客观的复述患者的语言,不能表达自己的主观情绪。

  以上就是所谓的倾听技巧,它是沟通双方能够顺利沟通的最主要技巧,尤其是掺杂有情绪宣泄的沟通,运用倾听技巧不但可以使沟通顺利进行,还可以增加对方对你的信任。大家不妨实验一下。

                                整形二科
 
 整形外科手术中常用体位

  病人在进行手术时,为充分显露手术野,需将病人置于不同的体位。如术中体位不恰当或用以固定体位的软垫不合要求,便会防碍手术操作,也可能影响病人的呼吸与血液循环,或因局部长时间的受压而引起神经损伤或皮肤坏死。因此,要熟悉病人的体形特点,根据手术需要固定好体位。特别是针对全身麻醉成功后的体位安置,提出了更高要求。

  常用物品包括:足够数量的体位垫和软垫(其中体位垫又有不同的规格和形状,内层为海绵材质,具有柔软、轻便、不易变形的特点),体位架、手桌、手托板、头脚架、托盘、头圈等

  安置体位时的注意事项:

  ⒈麻醉成功后的体位安置,操作者动作轻柔,配合协调,安置好的体位应以舒适、科学,便于术者操作为标准。

  ⒉在体位垫与病人身体接触的部位垫软垫,避免体位垫直接接触皮肤。在病人身体的骨隆突处(如肩下、骶尾部、足根等)垫软垫,防止受压。

  ⒊在安置体位的过程中,应确保各种通道的安全,包括气管插管、输液等,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整形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体位包括:

  ㈠ 一般平卧位:病人平卧于手术床上,双上肢自然放在身体两侧,用中单固定,膝关节用约束带固定。

    适用于头面部(如鼻唇部整形术、重睑术、面部除皱术等),胸腹部(如隆乳术、腹壁整形术等)及下肢等部位的手术,它是整形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体位。

  ㈡ 上肢外展平卧位:病人平卧于手术床上,患侧上肢外展平放于手桌上,头部放头架,注意外展的上肢小于90度。 适用于上肢部位的手术,如手部烧伤后的瘢痕挛缩松解术、先天性并指或多指矫治术等。

  ㈢ 仰卧位:与一般平卧位的区别在于,需在病人的肩下垫中长方形垫,颈部垫棉卷,降低床头至适当位置,使头部充分后仰。多适用于腭裂修复术,这一体位可使上腭部的术区显露充分,便于术者操作,同时可减少术中出血被误吸入呼吸道的危险。

  ㈣ 侧卧位:①麻醉成功后,根据手术需要使病人呈左侧或右侧卧位,头部放中空设计的头圈,防止耳部受压。②将病人身体下方的一侧上肢平放于手托板上用约束带固定,另一侧上肢则根据手术需要固定在头架上,也可消毒或包裹放在无菌区域内。 ③在病人身体下方的侧胸部平腋部,于中单下垫大长方形垫,以免腋部神经血管受压。④在胸前、背部各放圆柱形体位垫,将其固定在身下大长方形垫下。⑤骨盆部用体位架固定,行躯干部手术时,使位于上方的下肢髋部和膝关节屈曲垫大方形垫,使两小腿之间不易受压,用约束带固定双下肢。

    适用于背、臀、腘窝等部位的手术,如背阔肌皮瓣转移术,肩胛皮瓣游离移植术等

  ㈤ 俯卧位:全身麻醉成功后,将病人翻身至俯卧位专用体位垫上,头偏向一侧,头下垫头圈,防止眼部及耳部受压,双上肢呈曲肘状置于头部两侧,将其固定好,在足背部踝关节垫软垫,防止悬空。

    适用于头枕部、背部的手术等。

  ㈥ 截石位:病人平卧于手术床上,臀部齐床下端,两腿分开放在支腿架上,用约束带固定,根据手术需要将床尾抬至适当高度,以充分显露肛门及会阴部。

    适用于会阴、肛门等部位的手术,如阴道再造术、阴道紧缩术等。

  综上所述,要将病人置于牢固、舒适的体位,适于手术切口的显露及方便术者的操作,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