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8 阅读量:
镇痛泵:是定期定量给止痛药的医疗器械,又叫止痛泵。
结构:主要有阻尼管、加药口、储液器、保护外壳、过滤器、控流管、保护外套等组成。其内注有止痛或麻醉药。
药物主要是:止痛药和止吐药两大类, 止痛药包括非甾体类止痛药和阿片类止痛药;止吐药主要是5-羟色胺阻断剂,将这些药物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注入储液囊中。镇痛泵以每小时 2ml 的速度持续输注药物,如果患者仍然感觉疼痛,可通过自控装置追加药量,一次追加的药量为0.5ml,间隔8分钟按压一次有效。
镇痛泵是由麻醉医师依据患者止痛抑制需要,选择相应的规格后,预设适当的用药剂量,对患者输注止痛药物,让患者自我管理解除或缓解疼痛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它利用了高分子材料预置药液冲胀后的收缩弹力为动力,以微毛细血管限流控制输注量,来实现微量均匀给药,达到止痛的目的。它具有可预兆确定流速及自控加药、止痛持续、操作简单等特点,克服了一般口服止痛药和肌肉注射止痛药维持时间短,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等特点。
患者自控镇痛是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止痛的治疗模式,更符合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了疼痛治疗达到质量,随着外科手术及麻醉学的不断发展,麻醉的意义以远远的超出单纯解决手术止痛的目的,作用范围扩展到麻醉前后围手术期的准备和治疗,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为患者安全的度过手术提供保障。
主要用于手术后镇痛、无痛分娩、慢性疼痛治疗、恶性肿瘤镇痛等,以及其他需要持续输注微量药液的治疗。 主要是由医生根据治疗需要设定合适的药液剂量,选择止痛泵的型号。另外,借助病人自控装置,令病人可自行控制使用追加药液的输注剂量,达到个性化用药的目的。
镇痛泵也有一定得副作用,但因人而异,有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低血压、呼吸抑制等等。这些都是个别现象,不同患者应用时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尤其在应用自控装置时,患者可自行控制使用,不良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
麻醉医师提示:随时保持静脉通路的通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上肢静脉通路,防止下肢活动不便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时评价镇痛效果,如果出现严重的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出现呼吸抑制、心跳骤停的情况应立即抢救。
上一篇:应用止痛泵患者的护理
下一篇:上睑下垂护理常规